稳定币的本质,是平台企业“绕过银行”,自己铸币
稳定币的本质,是平台企业“绕过银行”,自己铸币,自己掌控资金流,甚至未来掌控“交易权”。而美国政府,非但不阻止,反而默许甚至鼓励——因为稳定币恰好解决了他们现在最头疼的两个问题:美元的出海通道和美债的买家缺口。
先说结论:
1、平台发稳定币,是在开始重塑金融结构。
2、核心,是加快“货币私有化”。
3、逻辑上,是想成为“平台版的央行”。
4、背后,是美债的需求,是美元霸权的延续规划。
沃尔玛每年处理超过5,000亿美元的支付流水,亚马逊更是接近1万亿美元。他们每年付出的信用卡手续费高达几十亿美元。而这些钱,是白给给VISA、MasterCard,还有发卡银行的。
如果能用自己的稳定币,直接内嵌进App体系,这里面多大的利益?
用户在App里用稳定币买单,钱进了平台发的链上账户,流动性和沉淀资金都掌握在平台手里。
刷卡费省了、交易速度快了、资金控制力强了,甚至还能搞平台版货币政策。
比如说,亚马逊币限时9折兑换,或者沃尔玛币购物积分翻倍——这种货币操纵手段,是传统银行不可能给予的自主权。
而且,这种方式,天然打通了跨境支付和全球结算。这不是支付升级,而是货币主权边界模糊化的开始。
美国GENIUS法案规定,只要稳定币发行人1:1储备现金或短期美债,就可以合法合规运行。
说白了,就是一条“用买美债换发币”的合法通道。
沃尔玛、亚马逊要发币,没问题,你要拿出相应的超短美债作为抵押。这笔钱,会自动成为美国财政部的现金流来源。
目前Tether、Circle持有的短期美债已超过1,500亿美元,等于变相顶上了日本和中国缩减的美债头寸。
机构预测,未来几年很快稳定币将创造不少于2万亿美元的美债池子,要知道,中国干了那么多年外贸才有7-8千亿的美债
稳定币发的越多,美元和美债就越厚实
平台币的崛起,最先受伤的是银行。
本来,正常的交易,转账走SWIFT,刷卡用信用卡,汇款找银行柜台。但稳定币体系搭起来后,这一切都可能被替代。
沃尔玛给你发工资直接进“W币”,你拿着W币吃饭、购物、转账,甚至理财、缴税,全在链上跑。
银行变成了纯管账户的机构,业务被剥离成碎片。甚至不需要银行都不是不可以。
当然,对普通人来说,目前来说,风险也是巨大的。
首先,平台币不受存款保险保护,一旦平台跑路或受攻击,币归零你自己兜底。
其次,隐私彻底消失。你每一笔消费、转账、行为都在平台记录,算法比你妈还了解你。
久而久之,用户被绑死在凭条。
视角抬高一点,这是美元霸权的再一次升级——从SWIFT霸权,变成“稳定币网络霸权”。
以前的美元靠的是军事实力+清算权,
现在,如果稳定币继续走下去,美元将靠的是平台体系+技术封装。
你可以不用美元,你可以不用SWIFT,但也许你逃不开链上的USD Token。
而一旦沃尔玛币、亚马逊币成功跑通,接下来就是苹果币、微软币、波音币、迪士尼币……
美元变成一套API接口,谁愿意接入,谁就是“合规美元节点”。
页:
[1]